教育綜合知識
1、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2、 春秋末年《學記》: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況家的教育》早三百年。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長”、“不陵節而施”(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啟發性教學原則);“教學相長”(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3、 我國普通中學的雙重任務是:培養各行各業的勞動后備力量,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
4、 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5、 全面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德、智、體、美、勞動技術教育。
6、 “雙基”是指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
7、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
8、 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心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
9、 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饋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代替。
10、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校培養未來人才的藍圖。
11、 編寫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應遵循的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理論聯系實際;穩定性和時代性結合;系統性和可接受性結合。
12、 知識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識的多少并不能標志智力發展的水平。教學過程中要把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結合起來,只重視能力培養的形式教育論(英國洛克)和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實質教育論(英國斯賓塞)都是錯誤的。
13、 赫爾巴特提出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14、 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1激發學習動機;(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這是中心環節;(4)鞏固知識;(5)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5、 教學原則:(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3)直觀性原則;(4)啟發性原則;(5)循環漸進原則;(6)鞏固性原則;(7)因材施教原則。
16、 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是啟發式和注入式。我們應當提倡啟發式,反對注入式。
17、 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18、 常用的教學方法:(1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⑧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①練習法;②實驗法:⑧實習作業法;④實踐活動法。(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發現法。(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欣賞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
19、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備課;(2)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3)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4)課外輔導;(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20、 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1”教學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突出重點,難點,抓住關鍵。(3)結構合理。上課有高度計劃性、組織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當。(5)語言藝術。(6)板書有序。(7)態度從容自如。
21、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22、 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培養提高的過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否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德行過程是沿著知、情、意、行的頃序發展的,但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可以作為品德培養的開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教師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完整版教師招聘考試題庫:2022年教育綜合知識最新考點知識點下載請直接下載
心理學
31、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它包括:心理過程、個性心理。
32、 心理過程:(”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2)情緒、情感過程;(3)意志過程
33、 個性心理:(”個性心理動力(傾向),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念、世界觀等;(2)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34、 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實質: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映象。
35、 創設問題情境的理論基礎是成就動機理論。
36、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整合。
37、 生物鐘現象:人體內的一切物理變化和化學都是有節律的,這些節律性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生物鐘”的機制。
38、 知覺的特性: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恒常性。
完整版教師招聘考試題庫:2022年教育綜合知識最新考點知識點下載請直接下載
教育學原理
1、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勞動起源說
教育的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否認了教育是一種自覺的、有意識的活動
5、教育起源于勞動
(1)首先,人類教育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推動人類教育起源的直接動因是勞動過程中人們傳遞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實際社會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發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與其他社會現象有共同之處,即隨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出于人類謀求社會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獨有特質,即教育也起源于個體發展的需要,是人的社會需要和人和自身發展需要的辯證我們要注意
(1)經濟上,由于鐵制工具的使用,奴隸制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2)政治上,在體腦分工的基礎上,社會出現了階級和國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隸制社會,人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生產勞動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且其中不少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系統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門類的知識和學問,如天文、地理、水文、醫學、數學、建筑等。
完整版教師招聘考試題庫:2022年教育綜合知識最新考點知識點下載請直接下載
教育名人
一、孔子
考點一: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
考點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孔子學說集中在:《論語》一書
②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
③孔子主張教育的對象是:有教無類
④孔子提出的教學原則和方法是: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學、思、行相結合、溫故知新
二、孟子
考點一:最早提出教育一詞的是孟子
考點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①人性論:孟子主張“性善論”
②教育目的: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
③培養目標: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培養人格
三、夸美紐斯
考點一:1632年出版《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被認為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夸美紐斯的教育觀點
①“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
②教育適應自然
③班級授課制。夸美紐斯所確立的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的貢獻之一
④教學原則。夸美紐斯提出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教學原則
四、赫爾巴特
考點一:赫爾巴特是現代教育學之父,1806年他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赫爾巴特的主要教育觀點
①赫爾巴特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
②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
③教學四階段論:明了、聯合、系統、方法
④“舊三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
完整版教師招聘考試題庫:2022年教育綜合知識最新考點知識點下載請直接下載
參考答案及解析為vip會員專用,點擊開通VIP會員即可查看
提取碼:6say
上一篇:返回列表 |
☉★★★很多人充Q幣、玩游戲充點卡毫不猶豫,難道你為了自己的以后好的工作,自己的理想就不值得充值嗎?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
☉★★★開通VIP、購買點卡、資料購買幫助及問題匯總(點擊查看)
☉我們保證,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本站所有資料都是精心整理。
☉關于點數下載:單獨一個文件基本上都是1到2點數,不會再收其他費用。
|